一只夏

慢慢积累

爱是一场单向的追逐

写于前往危地马拉的飞机上的随笔,因此本身就带有一丝飞翔的浪漫感。

提及《千年女优》和《薄樱鬼》等比较喜欢的作品和一些个人经历。




 

前天晚上,终于找时间看了今敏的《千年女优》。我惊艳于影片现实与回忆的无缝穿插,沉醉于充满日式历史艺术背景的画面。故事发生在两位拍摄者对女演员千代的采访中。而通过演绎,我们跟随千代回忆了她的演艺生涯和人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千代在一辈子的无数作品中总是追寻着她的爱人。那个爱人来自于少女时代在满洲的一次偶遇。刚开始,我怀疑一个人如何能对少女时代的一夜念念不忘。如果换作是我,可能最多一年就将之抛至脑后了。后来我理解了,《千年女优》中的爱与其说是面向具体的人,更是对一种抽象的概念的追寻,这份爱载着少女的纯真,向着未知,艺术,美与梦奔去。而对这样崇高概念的追求,就如同哲学家对于真理的追求,魔术师对于根源的追求(Fate系列),革命者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那是一种无可抵抗的吸引。

 

对我来说,文化与艺术是否也有这样的吸引力呢?在大学选择专业时,我总在实用与真正喜欢中游移不定。我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对这些学科有足够的爱,也不知道能否能有成就。我害怕,我担心,我犹豫,我怕某一天我骤然意识到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些东西,然后后悔。就像在影片中,我总担心少女如果真的追上了那位旅者,是否会被骗?是否会被拐卖到山沟中,被囚禁,被强迫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再也回不到故乡?就算和旅者相爱,是否会被抛弃?多年以后,是否会后悔?

 

我意识到真正让千代成功演绎这么多追寻着爱的角色的,并不是那位旅人本身,而是千代的追寻,她的执着,她的信念。少女是追不上旅者的,如果她追上了,那么说明这并不是她的追求。追求在于追与求的过程,而不是得到与占有。

 

这个“追寻“的概念让我联想到了我喜欢的很多作品。《薄樱鬼》能给我带来那么大的触动,其实也源自于此。新选组追求着“诚,”追求着最后的武士道精神,追求着向幕府尽忠。幕府并没有给他们想要的实质回报,但使得这一段旅程绚烂的更是那一场向着无法得到的东西拼尽全力的狂奔。土方代表着整个新选组的灵魂,他的人生轨迹诠释了这一份爱与追寻。战斗,燃烧,飘零的如火焰一般的樱花。而我作为女主千鹤,一路上也是不断的追逐。我不觉得我追寻的是和土方的平静生活,我爱的就是追逐本身。(因此我其实觉得土方线的结局宛如幻梦。没有了新选组,没有了战斗,土方先生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我又为何要一个空壳?)见证他者对一些抽象而纯粹的东西的追求,自己也会被其吸引,并追上那个追逐的影子。悲惨世界,法革中或虚构或真实的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也是;埃及的Amarna Period的宗教改革也是。因为追寻所以如此有魅力。

 

高中时我曾经喜欢过一个欧洲男生,我们住在一个宿舍,打扫卫生也在一组。他被宿舍一些团体孤立时和我倾诉,在餐厅我们总是坐在一起。我们曾一起骑车跨过起伏的山丘,大片的田野,经过风车与罂粟花,去到比邻的小镇。我们推着车爬上土丘,看中世纪的古堡遗址,城堡背后的参天大树与刻着希伯来文的石碑。他骑车比我快,但总会停下来等我。山坡小道,绿树成荫。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投到他的身影上,我觉得眼中所看到的都被打上了一层柔光。我喜欢那种暗恋的感觉,就算毕业之后许多年也念念不忘。但当我真正告诉他的时候,那层光晕却消失不见了。他说他不喜欢女生。我也并不意外或失望。毕竟我爱的是朦胧的追寻,而不是真正的得到。回想起来,当我爱上他的时候,真实的他已经离我远去了。我所爱的是那个抽象概念,甚至是那一种被爱充盈的状态。

 

《千年女优》中有许许多多我非常喜欢的镜头。从平安时代的公主到骑马杀阵的女武士,她愿意追随爱人而死,也愿意为救爱人千里奔袭。江户时代的吉原太夫,幕末时代的浪士游女,那从幕末浮世绘中一路走向明治的漫长画卷实在太美。撑伞的鲜红色和服的少女的发丝飞扬着,让我想起了野宫百合子(我真的好喜欢蝶毒的女主),一转眼她又穿着轻便的衣裙,骑着自行车从漫山遍野的樱花中经过。千代似乎永远也不会老,她穿越了时空,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爱恨别离,灿烂地盛开着,永远向前。

 

我有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梦: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在不同时空中穿梭跳跃,经历许许多多的时代,国家,文化,故事。我想去雅典,古埃及,荷兰黄金时代,江户时代,大唐,文艺复兴期间的佛罗伦萨,我想要亲眼见证。《千年女优》是我梦的具象化,千代的表演拼凑出了日本的过去,指向着未来。最后一幕,千代在起飞的火箭中飞向宇宙。尽管知道可能再无返回的机会,却依然无怨无悔。她饱含希望、憧憬、迷恋、无悔的眼神,直直望向星辰大海,那里满盈着这一路她所追寻的爱。

 

我是否也能像这样去追寻呢?

 

想被爱淹没,想泪如泉涌,想要燃烧,想乘着风向梦想飞去。


评论(3)

热度(17)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