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夏

慢慢积累

包容与否;理想主义与“信仰”

一些感想和胡言乱语。有关开了嘣牌的理解。

在读The Swerve,看到一个小故事默默代了,于是有了这一篇。

警告:一大堆基督教相关。Again如果你觉得你很懂且你不同意我说的,欢迎理性讨论。要是你觉得没这个必要,那就是我在胡说八道。




兼容并包、自由的学术、宗教氛围是可以被一神教or任何排外的“信仰”破坏的。


让我们从一个有关埃及首都Alexandria的故事说起。几何、派、微积分基础、日心说基础、地圆说、一年时间的测算等等都是在这里第一次被提出。 全盛时期城中巨大的图书馆里,总有来自各个城邦的学者交流辩论。它不限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致力于对任何知识与智慧的追求。博物馆中有各个文化的神祇—从罗马的朱庇特、密涅瓦到埃及的欧西里斯。但城中的基督徒觉得这是对神的亵渎。

在这个时期,有一位叫Hypatia的女学者,在城邦的权力中枢。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美人,还在天文学、音乐、数学与哲学颇有建树。学生们不远万里赶来来向她学习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一个女人不仅可以对数学、天文学等学术领域做出贡献,更能在城邦决议中起到影响,可以反映在那段黄金时代氛围的自由。不同于许多只过着家庭生活的妇女,Hypatia总会穿着传统的哲学家的白袍、乘着马车在城中奔波。


当时城中对于犹太人和基督徒的态度一向很紧张。曾一位决策人提议驱逐所有犹太人和基督徒。但是Hypatia拒绝了。她认为多元的、兼容并包的学城不应该因为人种与宗教信仰拒绝任何居民。


当基督教开始成为罗马国教,基督徒们获得权力与支持后,损毁了传统宗教的造像。Hypatia的能力、权力与抛头露面被认为与她性别并不符合。于是有关她是女巫的谣言四起。某一天,Hypatia像往常那样乘着马车去上课的途中,一群基督徒围攻了她。他们将她从马车中拖了出来,一路拖进了一个由皇宫改造的教堂。在那里他们剥光了她的衣服,并用陶瓷的碎片将她身上的皮肤一点点的划开、剥离。挖出她的眼睛,将尸体撕成碎片。他们最后将她拖出城门焚烧。

这件事情的主谋最后成为了一位基督教圣人。

学术的圣殿就此衰落了。基督徒们很清楚什么可以留下来,什么不可以。任何谈到灵魂永生不死的可以留存,至少还有救。Epicurus不可以,因为他说灵魂会消失,痛苦有尽头。于是他只能成为追求欲望疯子和享乐的猪。于是他的作品几乎失传了,人们听到“享乐主义”嗤之以鼻,根本都不会去花时间理解Epicurus理论中的必要与理性。人们开始鞭打自己,脱下衣服躺入荆棘。修女们每天早上在教堂中自残,甚至有一位留下了这样的记录:“鞭打的声音在主的耳朵中比任何其他声音都要甜美。”

以上大部分是对The Swerve原文的自我理解与添油加醋复述。非常推荐去看原书。我还维基百科了一下,细节有一点点差别,但历史总有不同的版本,稍微综合了一下。

  

以下是我的感想。


首先,我代了。但没完全代。Alexandria和Hypatia的故事让我第一秒想到了学城和嘣牌。甚至这个故事让我重新思考了我对嘣牌的理解。(没办法、嘣牌是我的父亲和老婆,我太爱他了。(至于为何可以同时是爹了wife可以去看我的爬回宝钻记录)我当然要每天都想着他的)前半段我觉得除了性别完全可代。甚至如果把性别当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标签的话,那么牌“最后的费诺里安”的标签,在他刚开始在学城执政的时候其实是差不多的效果。“你就是这个城的决策层里与众不同的一个。” 甚至那种虽然身处高位但是对政治本身没什么兴趣,醉心学术的感觉。但是后半段就有点复杂。如果想要完全贴合地硬来,那我能得出这个故事里的基督徒是安姐的结论(?)。但这肯定是不符合托老想法的毕竟托老本人就是是基督徒,钻本身也是深受基督教影响。我看钻的时候,其实觉得米尔寇约等于撒旦,索伦约等于撒旦底下的一把手。第二纪元,当米尔寇暂时退场的时候,其实我觉得安姐就相当于是拿了撒旦的角色了。


比较模糊地对应一下,故事中的基督徒和大概和嘣里那些对收养了掉个雷的牌冷嘲热讽、及其反对的群众比较像。牌的行为,对精灵来说就是养了个死对头;对基督徒来说就是养了个撒旦的化身或者追随者,几乎等同于中邪了。


星星对应的是那个想让Hypatia驱逐不安定因素的同僚。嘣里,如果说牌听星星的话,加强战备。那么最后是否就不会城破被抓。但牌坚持着他的理想主义,就算这理想主义会带领他和他理想主义的城邦向死亡与毁灭。但我又想如果牌或者Hypatia听取了建议,城邦又能够存活下来吗?战备警戒,驱逐可能的,但学城也不再是那个学城了。氛围消失后学术的繁荣也会逐渐消退。总是躲不过衰落。


我有一段时间以为嘣牌对标的是jc(圣经里的耶稣基督和万世巨星里的耶稣基督都有一点)。毕竟整个感觉都太像了。细节嗷三分析嘣的文有讲过。那位太太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像、但不是。我以前也是那么想的,但是这个故事让我再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jc出生贫困,一辈子清苦,一部圣经下来只哭过没笑过。印象里连微笑都没有。牌出生王族,从小锦衣玉食,前期真的好快乐。基督教讲究苦行,苦行的缘由是为了赎罪,因为人出生就有那原罪;或是对基督教圣人、耶稣受难的模范。牌也有过苦行,嘣里搞灵魂离体实验什么的,但牌的苦行追求的是真理,比如宝钻里到底有什么?实验、求证,其他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为此让路。这让我觉得他更像古典时期的哲学家、学者。我不觉得牌是什么救世主、一人死万人活。他的死说实话挺没用的,没复活升天,也许有一些人因为他拖延的时间得救了。但和jc神圣的救赎感觉还是差别挺大的。我觉得他的死更是象征着理想主义在现实主义的枪炮前毫无还手之力。他是一个理想主义殉道者,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神话传说中许许多多的理想主义殉道者的影子。(本infj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以及理想主义的学者是如何被执拗、排外的信仰所害。


这个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也可以是观念、传统。我认为当一个人非常非常坚定地相信着一件事(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并且不允许不同意见存在的时候(这才是重点)是非常可怕的。这种状态便是我说的执拗、排外的思想。当这样的力量存在时,不管你站在它的对立面还是被裹挟其中,都是非常痛苦的。


牌一生深受其所害啊。从一家誓言开始。这种没有回转余地的毒誓让费诺连一个接一个直到死光。牌自己不在誓言里,但那么看重亲情的孩子,就这么眼睁睁地见证折磨。就是到了第二纪元,明明都没什么人再念“天父在上”了。新的信仰却又在东方人类那里萌芽。到最后索伦攻破学城搞死牌,是不是也因为最后,统一中州的执念,压过了安姐时期可能有过的、那么一点点对美好的珍惜呢?(很明显,牌在学城的学校没有核心课程。安姐没去好好上上哲学和辩证和批判性思维、以及战争与和平和理想主义。jojo告诉我们光学法律学多了会不作人。这件事告诉我们精灵如果全选理科课就会不作精。(一点也不好笑))


我也有一个理想主义:要是所有人都能放下一些执念、信仰、排外的看法。少批判别人,多反思自己,理性交流讨论,大家合作共赢。这样世界是否会变得更好一些?如果从小大家就知道我收到的信息总是带有偏见(bias)的,我的观念和别人不同并不一定就是一对一错不能兼容,如果大家能学会换位思考……哎,但我还是悲观。世界充满着剥削。从教育上就是这样了。很多人别说这样的教育了,连一点教育都接触不到。但有些国家为了能够继续低价进原材料、保持一些剥削,甚至都不愿意看到另一些国家发展。殖民史充满了血泪剥削,文化挪用侵占。你以为现在这些事就不在发生吗?guess what今年是2022年,看看新闻上那些事,熟悉吗?在每天还有那么多孩子饿死的世界,谈这个似乎过于不抓经济基础单看上层建筑了。


最后,完全的胡说八道。一些blasphemy(渎神)预警。为什么基督教的神就不可能是邪恶的?他是一位嫉妒的神;他创造男女的过程无比的父权主义;提倡什么男主外女主内;妻子要辅佐丈夫;教会是神的妻子、教会是要辅佐神的。婚姻、生育,完全是神的安排,如果不幸福那就是神的考验。堕胎是不可以的,同性恋和变性是sin。你不应该爱这个世界,因为撒旦是世界的王。天使是那样的没有自我,上帝让天使向人鞠躬于是天使就得鞠躬。那么所谓的堕天使为什么不能是反叛者甚至革命者?


我就是爱这个世界。我相信love is love。我支持lgbtq+。我不认为婚姻就是为了生育。我甚至不怎么相信婚姻。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体的自主权。每个女人都应该有堕胎权。我相信女性就是和男性完全平等,甚至可以比男性做的更好。我相信痛苦总有尽头,人的状态、事情的结果源于选择而不是神的旨意。我不觉得人有原罪。我也不想信残酷对待自己是正确的方式。我甚至觉得尼采讲的挺对的:基督教就是偷换了noble morality和slave morality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但God is dead。我们应用无限循环的思维实验来验证我们是否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不是将一切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我们要从天空回到大地。圣歌唱当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永远不会死,我的生命被你的鲜血拯救。但我不渴望永恒,想象在生命的尽头化为晨曦中的泡沫、火焰中的灰烬。终于脱离信息、思考、和意识了,虚无简直就是解放。我觉得永远才是残酷的呢。


我参加了一年多的圣经学习了,也在唱诗班里唱了一年了。有很多很多基督徒朋友。甚至很多次都觉得啊好像与这么一个神帮着我挺温暖的。但是我果然还是没法被“拯救”啊🤔分析了一下如果按照但丁的地狱来说,我说不定会下第二层。因为我太爱一些浪漫的东西了。对于一些美和纯粹的追寻都像lust一样。但在永恒的飓风中漂浮。感觉这个处罚也蛮浪漫,我挺喜欢。


(这篇又是在飞机上写的。总觉得当身体飞在空中的时候,想法和感情也会漫天乱飞。下地看看甚至不太理解当时自己脑子里在想什么。还是发出来,方便未来的自己回来嘲笑一下过去的自己。耶。)

评论(3)

热度(29)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